无源医疗器械产品获批上市后,注册人为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常需要对产品的生产设备、原材料、生产工艺、检验方法、质量控制标准等进行改变。根据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注册人应对变化给最终无源医疗器械产品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充分评估,并实施有效的变更控制,将变更引起的风险降低至可接受范围。
为帮助注册人更好地对无源医疗器械产品原材料变更后进行评价工作,本文整理了相关要点,供大家参考。
医疗器械注册人首先应根据医疗器械自身的特性和预期用途,并对照医疗器械安全有效基本要求清单,识别所有变更可能带来的危害或风险事件;然后对每种风险进行评价。
针对不同的风险进行不同的验证和评估,必要时还应通过动物实验甚至临床评价进行论证。当风险被评价不能接受时则应制定措施降低或控制风险,甚至拒绝变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完成变更后还需不断重复评价危害或损害的风险,以确保产品的安全、有效。
注:一般来说,常见的因材料变更带来的可能风险包括生物相容性、生物安全性、灭菌/消毒效果及残留、有效期及包装等危害。
一般来说,产品原材料发生改变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情形:一是原材料类型的改变,如管路类材料由聚氯乙烯变成聚氨酯等;二是材料组分和/或配比发生改变,如聚氯乙烯材料中增塑剂、抗氧化剂的成分和/或比例改变,虽然材料类型仍为聚氯乙烯,但材料的性能已经完全不同;三是材料制备工艺的改变,比如某些橡胶材料的硫化工艺、金属材料的锻造工艺、透明质酸钠的提纯方法等的改变。除此之外,还会存在其他可能涉及前述类型的改变,如原材料制造商、牌号等的变化。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有义务获得原材料变化的具体内容,但当不能获得原材组分信息时,可通过相关标准及文献或者适当的化学分析提供进一步的证据。
化学分析的过程、方法及要求等可参考GB/T 16886系列标准及相关指南。
对于化学分析,不仅需要判断主体材料是否发生改变,还应通过适当的可沥滤物研究评价材料是否发生了改变。
1、评估该变化是否引发任何新的生物相容性风险。
持证人应对任何可能与患者或用户接触的材料进行风险评估(包括器械毒理学和理化特征的评估)以决定该变化是否会产生新的生物相容性问题。例如,当在材料中加入新的化学成分,而已有文献将该成分记录为存在潜在遗传毒性时,则需要对该成分进行遗传毒性分析。具体可参考GB/T 16886.1医疗器械的生物学评估-第1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估和试验中的相关生物相容性的风险评估要求。
2、在进行生物学评价风险消除判断过程中,注册人应判断是否使用了与类似已上市器械相同的材料。如果持证人使用的材料与获得批准的类似器械相同,并且,该器械不存在上市后引发生物相容性问题的证据,那么持证人可以认为原材料改变带来的生物学评价的风险已进行了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前述与已获批类似器械相同指的是应具有相同的配方或化学成分,并且经历相同工艺,包括灭菌(即:应与其拥有最终器械的材料进行比较,而不是在原料之间进行比较)等。此外,变更器械或组件的尺寸和几何构型、聚合物固化时间及新材料的使用量等也应属于评价的因素。
还应注意的是,与之前获批的器械相比较时,还应从接触时间及接触方式角度考虑,通过充分的化学表征及毒理学评价获得其与已进行评价的材料具有等同性,或具有更低的风险。
例如,如果注册人打算在短期接触的器械中变更后使用的材料,已在长时间接触的器械中使用,那么可以认为风险更低。如果改变后的器械预期具有更危险的接触类型或更长的持续接触时间,如预期可植入时间超过30天,但比对产品虽然采用了相同的材料、工艺等,使用时间仅为不超过24小时,则不能认为新产品与获批产品相比具有相同的生物学风险。
另外,注册人不应将其变更材料与其他注册人合法销售器械的材料进行比较,除非已确认其他注册人合法销售器械的准确加工信息。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对部分产品的部分材料改变,除前述非临床评价要求外,还需要进行动物实验研究,具体可参考《医疗器械动物实验研究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第一部分:决策原则》要求。
医疗器械注册咨询认准太阳成集团tyc234cc 深圳:0755-86194173 广州:020 - 82177679 湖南:0731-22881823 四川:028 - 68214295